抱歉,您的浏览器无法访问本站
本页面需要浏览器支持(启用)JavaScript
了解详情 >

课程由来、初衷

林炎志学长介绍

  • 三个“11 年”
    • 11 年工人农民
    • 11 年清华北大
    • 11 年省级党政领导

初衷

  • 新颖的理论架构
  • 鲜活的历史事例
  • 有代表性的个案分析
  • 多学科知识融合

关键点

  • 多学科知识

    • 历史、哲学、政治、经济、组织、教育、文化……
  • 人文——中心,三个方面——历史、哲学、文化

    • 四点四线的“通识”思维形式

    • 历史是记忆(P.14)

    • 哲学是智慧(P.18)

    • 文化是灵魂

      • 两个例子(P.22)
      • 费孝通-文化自觉
      • 杨振宁-文化自觉

      什么是文化?

      • 广义、狭义
      • 文化是一种以人为目的的氛围。……一种环境,……一种思维方式,……一种精神、情怀、信仰。
      • 本质是人化、化人

      一句话大学定义(15:55)

  • 以时空观为主线

  • 阅读、讨论、写作三位一体的研修要求

课程内容要求

  • 大班讲授 32 学时,2 学分
  • 小班讨论 32 学时,1 学分

课内安排

  • 国情与使命
  • 科学与全面
  • 社会与组织
  • 人才与素质
  • 清华文化、北大文化异同
  • 通识教育与专业教育
  • 中国大学
  • 汤浅现象与西方大学
  • 大学存在与发展

成绩评定

研修要求

  • 读书、讨论和写作

    • 读书——铺垫基础
    • 讨论——激发思考
    • 写作——形成系统
    • 培根说……
  • 教与学

  • 创新与人才

我们的创新“使命”;我们的“创新人才”类型;“跟跑,并排跑,领跑”;不同的历史位置需要的创新能力,创新气质是不同的。

——林炎志 PPT

  • 为什么培养不出大师?

  • 创新意味着什么?付出?风险?改变?

    • 创新的定义是什么?
    • 熟知的未必是真知
    • 创新成为人才的一大显著特征,也就有了创新人才的问题
    • 先成为“人”(人手)–>“人才”–>“人物”
  • 优秀与卓越

    • 第一个视角:从个人职业竞争力而言
    • 第二个视角:从需求层次理论(马斯洛)而言
  • 施一公院士演讲

问题

  • 什么是大学?大学是什么?
    • “大学四年之四阶段”说
    • 北大博士《寄语新生:求得不留遗憾的大学生活》
  • 为什么要读大学(WHY)?如何读大学(HOW)?大学读什么(WHAT)?
  • 大学生实现怎样的目的?宗旨?
  • 为学与为人如何并重?
  • 深度 or 广度?
  • 什么是通识教育、文化素质教育?为什么要展开通史教育和文化素质教育?
  • 课内学习、课外学习不同意义
  • 大学生的“忙”与“茫”
  • 你的清华大学要怎样读?
  • 78.4%高校学生曾经觉得自己瞎忙活(《中国青年报》2017 年 2 月)

大学是什么?

  • 辞源里的大学
  • 现代汉语词典里的大学
  • 大学的词根是“universus”。大学的精神气质是“普遍主义(普适主义)”
  • 蔡元培说
  • 梅贻琦说
  • 邱勇说
  • 哈佛大学原校长,福斯特说
  • 《高等教育新论——多学科的研究》
  • 大学含义、目的会因时而异、因地而异

相关概念

何为大学教育

学校的目标始终应当是,……作为一个和谐的人,……,发展独立思考和独立判断的能力,应当始终放在首位。

——爱因斯坦

……顾制度为一事,而精神又为一事。……

——《大学一解》梅贻琦

大学文化

  • 界定
  • 内涵
  • 功能
  • 特征

还未形成学科,但已经是一门学问

  • 大学应当办成文化超市?——怎样评价

评论