抱歉,您的浏览器无法访问本站
本页面需要浏览器支持(启用)JavaScript
了解详情 >

地球上的水和水循环

水圈中的水:大气、地表及地下岩石圈中。

地表 海洋,湖泊、河流、沼泽,极地和高山 地表水
地下 岩石圈岩土空隙中 地下水
大气 大气圈中的水蒸气 大气水

水的分布

类型 占总量 (%) 占淡水总量 (%)
大气水 0.001 0.04
海洋水 97.2
内陆咸水 0.008
冰川 2.15 77.20
地下水 0.62 22.26
淡水湖 0.009 0.32
土壤水 0.005 0.18
河流 0.0001 <0.01

全球水循环:通过大气圈的水循环(蒸发和降水),每年约 47,000 km3 的水(相当于全球蒸发总量的 8%)从海洋搬运到陆地。

image
  • 在水从海洋–>陆地–>返回海洋的循环过程中
  • 对地表岩石土壤进行风化、剥蚀、搬运和沉积,改造着地表形态。
  • 水是不可替代资源

岩土的空隙和水

无论是松散的沉积物,还是坚硬的岩石,都具有大小不一、多少不等、形状各异的空隙。

空隙的大小、多少、形状、联通程度及分布状况等性质统称为岩土的空隙性

不同的成因的空隙,水在其中的赋存和运动性质不同。

有三种成因的空隙

松散沉积物中的孔隙、

坚硬岩石中的裂隙、

和可溶性岩石中的溶隙(和溶洞)。

孔隙

  • 松散沉积物是由大小不等的颗粒组成的,颗粒之间普遍存在着孔隙。
  • 可以用锹、镐很轻松的取出,用手也可
  • 孔隙率——表达岩土中孔隙空间相对多少的定量指标称孔隙率,其含义如下式:

$$
n = \frac{V_n}{V}\times 100%
$$

  • 土孔隙率的大小,主要与颗粒的形状、排列情况及颗粒的分选性和压密、胶结情况有关
  • 松散沉积物的孔隙率一般很大,可达 20 %~60 %。
沉积物 孔隙率(%)
分选好的砂或砾 25~50
砂砾混合物 20~35
粉砂 35~50
粘土 35~60
  • 砾 >2 mm
  • 砂 2-0.05 mm
  • 粉砂 0.05-0.005 mm
  • 粘土 <0.005 mm

裂隙

  • 存在于坚硬岩石中的裂缝状空隙称裂隙
  • 裂隙主要是地壳运动对岩石造成破坏而形成的,岩石成岩时及在地表遭受风化也会形成裂隙。
  • 裂隙率表示岩石中裂隙空间的多少。

$$
n_f=\frac{V_f}{V}\times 100%
$$

溶隙

溶隙是可溶岩(如石灰岩)在地下水流长期溶蚀下形成的空隙。

使用岩溶率表达
$$
n_k=\frac{V_k}{V}\times 100%
$$

岩土的水理性质

在地下水的埋藏和运动中,岩土体对水的容纳和约束性质是最为重要的:

  • 岩土容纳水的能力;——容水度

  • 给出水的能力;——给水度

  • 水在其中运动的能力。——渗透系数

容水度、持水度、给水度

容水度:反映岩土空隙完全被充满(饱和)时的含水量,用容积比率表示。容水度相当于空隙率(孔隙率、裂隙率和溶隙率)。

持水度:岩土中的水,可以因重力自由流出的情况下,仍能保持的含水量。持水度说明岩土中结合水含量。

给水度:饱和岩土在重力作用下,可自由排出的水量。

  • 3 者之间关系:容水度=持水度+给水度

松散沉积物的给水度

土的种类 给水度 土的种类 给水度
砾石 0.30~0.35 细砂 0.15~0.20
粗砂 0.25~0.30 粉砂 0.05~0.15
中砂 0.20~0.25 粘性土 0~0.05

岩土的透水性:1852-1855 年,法国科学家 H.Darcy 发现水在某中介质中的渗流速度(v)和水力坡降(I)成线性关系:
$$
v=k\times I
$$
其中 k 是个与介质本身性质有关的系数,称为渗透系数

image

砂砾石间,孔隙空间大,水在其中流动通畅,渗透系数大;粘性土颗粒间空间小,水在其中流动缓慢,渗透系数小。

含水层、隔水层和透水层

根据地层的水理性质(地下水的赋存和运移性质),可将其定性地划分为:含水层、隔水层和透水层。

含水层:指饱含重力水而又能给出(透水)的岩层。

透水层:可以透水,渗透系数较大的地层。

隔水层:是指相对不透水的岩层。

地下水的物理、化学性质

物理性质

地下水的物理性质包括:温度、颜色、透明度、嗅、味、比重、导电性及放射性等。

温度

埋藏深度不同的地下水,具有不同的温度变化规律。

埋深 3~5m,具昼夜变化特征;

埋深为 5~50m,地下水温度随季节变化。

深层地下水的温度变化很小。

年常温带以下,地下水温度随深度增高,其变化规律决定于地热增温级。

平均低温梯度为 1℃/25 米。

颜色

水一般是无色的,但有时由于某种离子含量较多,或者富集悬浮物和胶体物质,则可显示出各种各样的颜色

水中含物质 颜色
高价铁 黄褐色或铁锈红色
锰的化合物 暗红色
粘土 无荧光的淡黄色
腐植酸 暗黄灰色(带荧光)
硫细菌 红色
低价铁 浅绿灰色

透明度

水的透明度主要取决于其中固态物质与胶体悬浮物质的含量。含量多时,则透明度差。常见的地表水和地下水一般是透明的。

水通常是无气味的。但当其中含有某些离子或某种气体时,则出现特殊的气味。

如含亚铁盐很多时有铁腥气味(墨水气味)、含硫化氢(H2S)气体时有臭鸡蛋味,含腐植质时有腐草气味。

气味的强弱与温度有关,一般在低温下不易判别,加热到 40°C 时气味最显著。

水的味道,主要取决于其化学成分,如含有 NaCl 的(Cl-)水具咸味,含 MgCl2、MgSO4 的水有苦味;含 Na2SO4 的水量涩味;含 CO2、Ca(HCO3)2、Mg(HCO3)2 的水清凉可口;含 Fe2O3 的水具有铁锈味;含盐量极少的水淡而无味。

密度

淡水的密度通常等于 1。水的比重取决于其中所溶解盐分的含量。水中溶解的盐分越多,比重越大。高浓度咸水比重接近 1.17。

导电性

水的导电性,取决于其所含盐类总量及盐类性质等,一般矿化度高的水导电性强。

放射性

有些天然地下水,会具有微弱的放射性。水的放射性决定于形成环境。

放射性矿床及酸性火成岩分布区的地下水,其放射性相应较强。

化学性质

化学成分

离子:天然体水中分布最广、含量最多的离子有七种:氯 (Cl-)、硫酸根 (SO4=)、重碳酸根 (HCO3-)、钠 (Na+) 、钾 (K+)、钙 (Ca++)、镁 (Mg++)。

一般情况下,随着地下水中含盐量的变化,其中占主要地位的离子成分也随之发生变化。含盐量低的水中常以 HCO3-、Ca++或 HCO3-、Mg++为主;中等含盐量的常以 SO4=、Na+ 或 SO4=、Ca++为主;含盐量高的水则以 Cl-、Na+为主。

气体成份:主要有 H2S、CO2。

酸碱性

水的酸碱性主要取决于水中氢离子浓度,常用 pH 值表示(pH=-lg[H])。

根据水 pH 值的大小,将地下水分成以下几级:

  • 强酸性(<5)、

  • 弱酸性(5~7)、

  • 中性(7)、

  • 弱碱性(7~9)、

  • 强碱性(>9)。

总矿化度

水中所含各种离子、分子与化合物的总量。

以每升水中所含克数(g/l)表示。

简便方法:以105-110°C时将水灼干所得的残余物总量。

  • 分类
类别 总矿化度(g/l)
淡水 <1
微咸水(弱矿化水) 1-3
咸水(中等矿化水) 3-10
盐水 10-35
卤水 >35

海水:35

硬度

水的硬度,是由水中所含 Ca++、Mg++所构成。水中 Ca++、Mg++的总含量,称为总硬度。

水的硬度表达方法较多,我国通常采用德国度或 Ca++、Mg++的毫克当量表示。1.0 毫克当量硬度等于 2.8 德国度。

1 德国度相当于 1 升水中含有 10mg 的 CaO,或 17.9mg 的 CaCO3。

水的类型 Ca++ +Mg++ (毫克当量) 德国度 以 CaCO3 计 (mg/l)
极软水 <1.5 <4.2 <75
软水 1.5-3.0 4.2-8.4 75
微硬水 3.0-6.0 8.4-16.8 150
硬水 6.0-9.0 16.8-25.2 300
极硬水 >9.0 >25.2 450

注:离子的当量=离子量/离子价;

离子的毫克当量=离子的毫克数/离子的当量

生活饮用水一般要求不宜大于 25 德国度(以 CaCO3 计,450mg/l),最适宜的是 10~15 度。

地下水的分类

目前,比较普遍采用的是按埋藏条件和按含水层空隙性质的分类法。

依据地下岩土的含水情况,在剖面上可分为两个带:

包气带 固体颗粒+水+气,3 相

饱水带 固体颗粒+水,2 相

按埋藏条件可分为:包气带水、潜水、承压水;

按含水层空隙性质可分为;孔隙水、裂隙水、岩溶水。

包气带水

包气带水——土壤水上层滞水

土壤水 土壤中未饱和的水;

上层滞水 存在于包气带中,局部隔水层之上的重力水 。

受气候和季节影响变化很大。

image

潜水

地面以下,第一个稳定隔水层以上具有自由水面的水。

大多储存在第四纪松散沉积物中。潜水水质水量水温受气候及人为因素影响较大。

承压水

两个隔水层之间承受压力的水。

水质水量水温受气候及地表人为因素影响较小。

埋藏条件 孔隙水 裂隙水 岩溶水
包气带水 土壤水
上层滞水
地表裂隙岩体中季节性存在的水 垂直入渗带中的水
潜水 各种成因的松散沉积物中水 基岩上部裂隙中的水 裸露的岩溶化岩层中的水
承压水 松散沉积物构成的承压盆地和承压斜地中的水 构造盆地、向斜或单斜构造中的层状裂隙水,断裂破碎带中的深部水 构造盆地、向斜或单斜岩溶岩层中的水

评论